前言在各主办单位和协作单位的支持下,首届「新丝路-NEW IDEA」工业设计大赛于2014年12月成功举办,为了继续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展现创新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文化,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视野,促进设计产业发展,2015 「新丝路-NEW IDEA」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一、 大赛目的及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于2014年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立足时代、放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加快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是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前言
在各主办单位和协作单位的支持下,首届「新丝路-NEW IDEA」工业设计大赛于2014年12月成功举办,为了继续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展现创新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文化,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视野,促进设计产业发展,2015 「新丝路-NEW IDEA」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一、 大赛目的及意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于2014年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立足时代、放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加快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是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抉择。
在国家创新战略中,以创新为使命的工业设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更好地秉承丝路精髓、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激发设计创新热情,进一步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加快培养工业设计人才,发展工业设计产业,推动高等院校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加强院校间沟通与交流,经多方推动,由西北工业大学发起主办,获得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国家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委员会、陕西省设计艺术专业委员会支持,西北工业大学将联合部分国内国际高校以及知名企业将共同举办2015「新丝路-NEW IDEA」国际工业设计大赛。
大赛旨在弘扬一带一路文化精神,倡导设计创新,充分激励和发挥国内外大专院校师生、企业技术人员及行业设计师的智慧、能力和才华,切实推动工业设计在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致力将「新丝路-NEW IDEA」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打造成具有技术支撑及产业化前景的工业设计与制造企业对接的窗口,成为国内外院校、企业及社会的工业设计学习、交流、展示、发展平台。
本届大赛以“设计、传承、融合、创新”为主题,以期全面展示参与高校、单位及个人的设计成果,推动设计成果转化,欢迎全国工业设计从业人员及爱好者踊跃参加。
二、 大赛主题
设计 传承 融合 创新
三、 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
承办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设计系
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
陕西省工业设计工程实验室
协办单位: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设计学院
英国考文垂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设计学院
日本千叶大学工学院工业设计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系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北方民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单位:
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
国家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专业委员会
陕西省设计艺术专业委员会
西安市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理委员会
协办媒体:
陕西日报 华商报 西安晚报 三秦都市报
陕西电视台 华商影像
陕西传媒网 西部网 陕视网
甘肃工业设计网
四、 大赛作品范围
参赛作品范围包括两大领域,产品设计类与概念设计类。
1. 产品设计类
依据现实生活,针对各领域实际需求所做的设计,范围包括:
装备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电子通讯类、公共设施类、家电家居类、家具日用类、教育教学类、运动休闲类、医疗健康类。
2. 概念设计类
依据社会发展,对未来五到十年各领域进行大胆预期,为可能出现的新需求而进行设计,范围包括:
工作与生活、学习与沟通、出行与娱乐、成长与关怀、健康与幸福、生产与服务。
五、 奖项设置
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30名,授予相关证书,并分别给予1万元、5000元、2000元、500元的资助;根据参赛作品数量决定入围优秀奖个数,并授予相应证书。此外,设立最佳组织奖及优秀组织奖,对组织和参与大赛活动成效突出的学校或及机构予以表彰。
六、 大赛相关信息
1. 参赛资格
大赛以个人或团队为参赛单位,团队参赛人数每组原则上不超过5人(含5人),参赛对象包括高校、设计机构、制造企业、职业设计师和设计爱好者。鼓励提倡企业与院校联合组队参赛,同一参赛单位可提交多个参赛作品。
2. 大赛时间安排
9月1日-10月31日征集参赛作品。
11月10日大赛作品初评。
11月23日入围作品终评。
11月28日-29日颁奖典礼及学术论坛。
3. 作品要求
1) 参赛作品应符合大赛主题,突出创新性,并具备文化、科技、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等特征。
2) 鼓励基于低碳、绿色、环保理念的市场拓展、传承与创新的产品和设计作品参赛。
3) 产品设计类作品应充分考虑一定程度的可实现性。
4) 概念设计类作品可具备前瞻概念性,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产品未来的趋势。
5) 作品须是参赛者原创作品(不得侵犯第三人的知识产权),未在报刊、杂志、网站及其它媒体公开发表。
七、 作品提交内容及规格管理办法
1. 报名表
1) 参赛者填写报名表,每一个作品须填写一张报名表。
2) 作品名称须与提交作品名称一致,参赛作品提交后不得修改。
2. 提交作品要求
1) 作品展示排版JPG格式电子文件1幅,版面为横向排版,能够保证A1幅面(841mm×594mm、分辨率:300dpi)喷绘和印刷的要求。
2) 作品展示排版JPG格式电子文件应包含以下内容:设计主题、三维效果图、产品三视图及尺寸、使用情境及结构细节表现等,并配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对应原理介绍。
3) 版面内除标注作品名称外,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和与作者相关的其它信息,否则将撤销其参赛资格。
八、 专业评审委员会组成办法
大赛组委会设专业评审委员会,构成人员包括协办单位代表、企业代表以及相关行业代表等,按照评审规则、评审细则和分工,负责各评审阶段参赛项目的评判和打分,负责处理竞赛和评审过程中的行业、专业、技术等相关问题。
九、 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 | 移动电话 | 办公电话 | E-mail: | 其他方式 |
赵老师 | 18191763371 | 029-88494457 | QQ:1773277543 | |
马老师 | 18189200589 | QQ:387693709 |
0
喜欢他,就推荐他上首页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设计网(CNDESIGN)会员所发布展示的 “原创作品/文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商业用途均需联系作者。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设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