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揭秘

作者:
分类: 观点/经验
2010-01-03
33721

   能否成为标志性建筑
  2005年11月,上海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英国伦敦发现了一幅近七米长的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的全景画。
  画面上一块小小的匾额标示着“CHINA”字样,匾额下是“水晶宫”内中国展室的简陋情景。由于中国官方没有参与这届博览会,英商便越俎代庖,简单设置了“中国展览”。
  1982年5月1日,2000平方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馆在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上亮相,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世博会筹备之初,美方提出由美国设计师为中国馆进行整体设计,中国方面最终还是决定自己着手。
  一位多年研究世博会的设计师对本刊记者说,历届世博会中国馆的形式都不太能令人满意,多是一个传统的东西放在那里,缺乏创新。
  “今天的中国馆的斗拱造型,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现代体现。”钱之广说,“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么一个中国元素强烈的建筑并不多见,许多老外,对中国馆赞叹不已,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崇敬之感。”
  中国馆能否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何镜堂说,这要由实践和时间考验,要由全国人民来考验。
  何镜堂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入了很多外国好的建筑形制,这种海纳百川的做法,促进了中国建筑水平的提高,“现在,中国到了这样一个时刻,中国人应该认识到自己完全有这个能力,在引进与吸收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道路。外国人有一些优势,但对中国文化不够了解。中国自己的特色,在学习国外好的经验的同时,也要坚持。”
  2010年,上海世博会预计将有7000万人来到现场参观,这不但会打破世博会的历史纪录,也将是人类历史上创纪录的最大规模聚会。根据有关部门的最新测算,参观人数有可能突破一亿。
  钱之广有些担心中国馆设施的承载能力,“不是人越多越好,这是一个矛盾”。
  中国馆布展将于2010年3月底全部完成,4月试运行。钱之广说,从布展创意、设计到实施,是从理想走向现实的过程,因为客观限制,每一步都会有一些落差。他的任务是尽量减少落差,甚至在过程中不断优化、提升。
  “如何在实施中超过设计预想,这是我思考的问题,”钱之广说,“最后看到的是实施的成果,现在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 1
  • 2
  • 3
  • 4
  • 跳转到:
  • 请输入数字
    请输入有效页码
  • GO
1
1
分享到:

0

喜欢他,就推荐他上首页吧^_^

推荐阅读

×

赛事服务联系方式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好的,我知道了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 QQ:33143335 QQ:1904200230
  • 电话:18569912460
  • 投稿:cndesign@163.com
  • 地址:郑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区9号楼2层

版权信息

  移动 Android 版 豫 ICP 备16038122号-2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261号